发布时间:2025-03-21
浏览量:92
香港公司做账审计流程可分解为以下核心环节:
一、审计准备阶段
1.合规标准确认
依据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(HKFRS)》或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(IFRS)》梳理账目,确保符合《公司条例》第622章第429节关于审计的强制性要求。
官方提示:休眠公司(无经营活动)可申请“零报税”,但需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表。
2.审计团队组建
聘请香港持牌核数师(CPA),需查验其《会计及财务汇报局条例》第20AAL条颁发的执业证书。
风险提示:非持牌机构出具的报告无效,可能导致税务处罚。
3.财务资料整理
必备文件清单:
公司注册证书、商业登记证、章程、周年申报表;
银行月结单、交易合同、发票、费用票据(工资、房租等);
上年度审计报告(首次审计无需提供)。
实操建议:提前建立电子归档系统,避免资料缺失。
二、审计执行阶段
1.入场会议
审计师与企业明确审计范围、时间表及沟通机制,评估风险领域(如关联交易、跨境收支)。
2.账目核验与测试
核心程序:
核对银行流水与账目一致性;
抽样测试收入确认、成本计算及资产盘点;
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(如采购审批流程)。
技术细节:审计师需采用《香港鉴证业务准则第3000号(HKSAE 3000)》进行ESG(环境、社会及管治)相关鉴证。
3.问题沟通与调整
对不符事项(如未披露关联方交易)提出整改建议,企业需在14日内响应。
三、审计报告与提交
1.报告类型
标准审计报告(无保留意见):最佳结果,需确保原始凭证完整。
非标报告(保留/否定/不发表意见):可能触发税务局稽查,需补充解释信。
2.提交要求
报告需董事签署后,与利得税表一并提交税务局,逾期罚款为1200-3000港币。
官方截止日:新公司成立后第18个月,后续每年根据年结日(如3月31日或12月31日)申报。
四、后续行动与合规优化
1.审计建议落地
针对报告中提出的内控缺陷(如缺乏独立非执行董事),需在3个月内制定改进计划。
2.定期复审机制
每年审计后更新风险矩阵,重点监控高频问题(如跨境税务合规)。
五、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案
误区:仅提供汇总数据,未保留原始凭证。
后果:审计师无法追溯交易真实性,可能出具保留意见报告。
对策:建立“一单一证”存档制度,小额支出(如交通费)也需保留收据。
误区:将审计与报税混为一谈。
澄清:审计是报税的前提,但需单独提交审计报告(作为附件)。
误区:休眠公司无需审计。
法规:即使无经营,也需提交经审计的“零报税”报表,否则面临罚款。